進入到2025年,金融市場擾動難免,掌握高利環境布局債券,拉回配置美股多元產業,或許是較佳投資策略。
時間過得很快,2024年即將走入歷史。回顧過去這一年,全球金融市場雖然出現些許擾動,但大多數股市,仍然繳出一張還算亮眼的成績單。展望2025年,全球股債匯市表現如何,或許會是投資人在歲末年終之際,最關注的焦點話題。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債券市場。如同大家所知道的,聯準會已經從今年九月,開始進入降息循環,儘管因為對於川普未來上台後,可能會針對主要貿易往來國加徵關稅,同時驅逐非法移民,恐怕會讓美國通膨出現反覆回升現象,增加聯準會未來政策變化干擾,讓近期美債殖利率維持在相對高檔區。但是,雖然目前市場預期,美國明年降息幅度大約介於二至三碼,低於先前預期,但降息仍為主要基調,對於尋求固定收益者,適當配置債券仍然是個不錯選擇。
川普的減稅政策,恐怕不利美國債務問題改善,再加上隨著企業購併、再融資需求增加,美元投資級債、非投資級債明年發行總額,將進一步增加到1.75兆美元和3500億美元,供需結構看似不利債券價格。然而,考量著眼於穩定孳息收入的壽險公司、退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受到美國高利環境吸引,近年持續流入公司債,提供下檔買盤支撐,暫時無需過度擔憂。
如果想要增加配息收益,在固定收益投資組合中,納入部分非投資等級債部位,或許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至於投資者過去擔憂的籌資償債壓力,受惠於近年持續活絡的企業再融資計畫,2025-2027年到期的非投資級債券金額,分別減少3310億、3020億和1470億美元,後續償債壓力已經大幅降低。
在股票市場方面,近年持續創下歷史新高的美股,進入到2025年,仍然具有一定的想像空間。儘管如果以評價面的角度來觀察,目前標普500指數約25倍的本益比,確實有偏高疑慮。但是,考量目前預估明年企業獲利成長率,仍然有超過一成想像空間,將扮演推升美股未來再進一步上漲的動能。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相較於過去這段期間,大家熱衷追逐科技相關族群,進入到2025年,適度搭配過去大家較少著墨的金融、公用事業等產業,增加更多元的配置,或許是較佳的股市操作策略。
美國開始進入到降息循環階段,美元看似應該走弱,但因為歐洲經濟面臨衰退考驗,再加上德國、法國政局出現變數,在通膨仍然維持相對低檔的情況下,歐洲央行未來政策寬鬆的速度及力道,可能會比美國還要來得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將限縮美元未來下檔空間。
進入到2025年,金融市場面臨地緣政治變數、股市漲高疑慮、央行政策變化等雜音,擾動或許難以完全避免。掌握高利環境布局債券,拉回配置美股多元產業,或許是較佳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