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本月專題

百花齊放,AI世代降臨
  • 日期:2024/06/28
  • 作者: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
AI應用已進入消費品端,預計產業年化成長高達28%

今年以來蘋果轉換策略,先是把電動車計畫給停了,接著又宣布要將AI整併入目前iPhone的Siri系統。金融市場一開始對蘋果的新策略並不感興趣,但上個月蘋果正式公開具有AI功能的iOS 18系統後,許多分析師預測這將會帶來一波換機潮,其股價也迎來大漲。


蘋果加入AI賽道,宣告AI世代的降臨

不管後續是否有換機潮,我們都該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全球規模最大、活躍用戶人數超過13.3億的消費性電子產品,正式讓AI走進人類的日常生活。如果你時常關注科技新聞,甚至已經是Chat GPT的用戶,可能會覺得:不過就是蘋果手機加入AI功能,真的有這麼值得大驚小怪嗎?當然有,電子產品的輕度使用者通常只使用手機,但這群人卻才是真正的「多數」。

AI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速度,很可能會比預測更快。手機、NB、PC,以及相對應的各大軟硬體廠商,都正在加速彼此的合作進度(見圖一)。AI 改變我們的娛樂生活,AI NB以及AI PC更會直接帶動辦公室革命──而這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


圖一、軟硬體廠商針對AI PC的合作遍地開花
資料來源:國泰世華銀行整理。

AI產業預估年化成長28%,機器學習為最大亮點

AI產值指由AI創造出的價值,包含硬體、軟體以及服務,根據數據庫公司Statista的預測,AI產業到2030年為止將有年化28%的成長性(見圖二)。AI可能在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功能上發揮比較大的影響,但仍有許多功能會紮根在其他硬體,例如工業設備與交通工具可能進一步加強自動化與感應器功能。換言之,未來所有的機器設備,都可能受益於AI。


圖二、AI未來產值趨勢
資料來源:Statista。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功能,就是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過去的機械學習雖然能夠分析大數據,但僅限於目標單純、且由人類預設條件的任務;導入AI之後,則能進一步完成目標複雜的任務,甚至還能直接下決策。機械學習預估將全方位優化目前的技術進程,也是AI最重要的應用之一。


高利環境恐延遲影響製造業的復甦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本輪經濟週期雖然初見復甦徵兆,但在高利率環境影響之下,製造業領頭走強的速度較為緩慢(見圖三)。目前市場雖普遍認為AI相關的製造業特別樂觀,但觀點仍有分歧:AI將帶動整體製造業全面復甦,又或者疲軟的製造業將拖垮AI?


圖三、AI可期,但高利環境也影響製造業的復甦
資料來源:Bloomberg。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個不確定性無疑是近期投資AI類股最大的變數,因此短期確實有修正的風險。然而,如果你相信AI具有明確發展趨勢,願意建立AI的長期投資部位,那麼反而更該趁有雜音時大膽買進。

又或者,你可以選擇不過度悲觀、也不過度樂觀,靜待短期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消失之後,再開始增持部位。畢竟AI趨勢很可能是未來十年最好的投資機會,既然如此,自然無需倉促,逐漸布局才是最佳策略。

熱門活動

申購首選基金,享申購手續費優惠!
定期定額投資專案系列基金,持續投資滿三年,手續費0元
發揮你的ESG天賦人格,用投資參與永續,支持改變!

如您對我們的產品想進行瞭解或有投資意願者,請洽本行全台各分行之理財顧問 或洽本行服務專線:0800-818-001或立即線上留言

揭露事項與免責聲明

本報告為國泰世華銀行(下稱“本公司”)提供尊貴理財客戶之參考資料,並非針對特定客戶所作的投資建議,且在本報告撰寫過程中,並未考量讀者個別的財務狀況與需求,故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無法適用於所有讀者。



本報告係根據本公司所取得的資訊加以彙集及研究分析,本公司並不保證各項資訊之完整性及正確性。本報告中所提出之意見係為本報告出版當時的意見,邇後相關資訊或意見若有變更,本公司將不會另行通知。本公司亦無義務持續更新本報告之內容或追蹤研究本報告所涵蓋之主題。本報告中提及的標的價格、價值及收益隨時可能因各種本公司無法控制之政治、經濟、市場等因素而產生變化。本報告中之各項預測,均係基於對目前所得資訊作合理假設下所完成,所以並不必然實現。本報告不得視為買賣有價證券或其他金融商品的要約或要約之引誘。

 

國泰金融集團(下稱“本集團”)所屬各公司可能個別基於特定目的且針對特定人士出具研究報告、提供口頭或書面的市場看法或投資建議(下稱“提供資訊”),鑑於提供資訊之單位、時間、對象及目的不同,本報告與本集團其他單位所提供資訊可能有不一致或相牴觸之情事;本集團所屬公司從事各項金融業務,包括但不限於銀行、保險、證券經紀、承銷、自有資金投資、資產管理、證券投資信託等。本集團各公司對於本報告所涵蓋之標的可能有投資或其他業務往來關係,各公司從事交易之方向亦可能與本報告不一致,讀者應審慎評估自身投資風險,自行決定投資方針,不應以前述不一致或相抵觸為由,主張本公司或本集團其他成員有侵害讀者權益之情事。

 

2012年7月27日金管證投字第1010033031號函

台北市松仁路7號B1

TEL:02-8722-6666

十打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