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本月專題

歐洲內憂外患不斷,德國大選能否扭轉乾坤?
  • 日期:2025/02/08
  • 作者: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
左派經貿策略失靈,德國選後可能加速歐洲政治右轉

經歷了去年的全球大選年之後,這個月底又即將迎來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場選舉:德國大選。德國是與法國並列的歐盟領主,然而,2020年以來,歐洲經濟就始終處在異常疲軟的情況下。本次德國大選是否能夠改變這一頹勢呢?


美國重啟貿易戰,歐洲被迫選邊站

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看,現在的歐洲恐怕正處在二戰後最痛苦的情勢中。

俄烏戰爭未止、中國經濟衰弱,美國在川普重回白宮之後預計又將啟動新一輪貿易戰,對於歐洲而言完全是個難解的困境。過去的歐洲喜歡站在曖昧不清、多邊討好的立場上,這種傳統左派的國際關係策略,在遭遇現今這種「各國都有不想退讓的底線且談判毫無交集」的局勢時,最終就是誰都討好不了。

德國在歐盟體系中具有絕對強勢的發言權,過去以來歐洲立場偏左,與德國的態度有著相當緊密的關係。因此,這次的德國大選不僅僅會影響德國後續發展,更將直接衝擊歐洲。


歐洲政壇動盪,格局傾向保守化

過去的德國是歐盟區的經濟火車頭,市場規模大,同時還有較高的GDP成長率。如今的德國不但是歐盟大國中GDP成長率最低的國家,更是深陷債務陷阱中。為什麼會如此?這是因為德國「能源靠俄國、出口靠中國」的策略,在2020年之後驟然失效。俄烏戰爭迫使德國必須中斷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直接導致以能源為首的物價飆漲;中國經濟陷入困境後進一步強化保護政策,導致德國以汽車為主的出口商品銷售疲弱。換言之,德國的經濟問題,本質是政治問題。

德國的問題,也同時是歐洲的問題。歐洲政治長期偏左,支持經貿全球化以及開放移民,如今卻遭受反噬。歐盟區經濟轉弱直接導致稅收減少,各國只能進一步放寬財政與貨幣政策以刺激景氣,最終卻導致政府赤字幅度擴張(見圖一)。另一方面,歐盟大國例如德、法的國會皆處在長時間分裂的局面,而政治協商到最後卻往往導致彈劾與國會改選等重磅事件頻傳,政策失去自我改革的能力。


圖一、德法兩國財政狀況難以快速改善
資料來源:Bloomberg。

在這樣的環境下,歐洲政治顯著右轉。法國總統馬克宏原本的任期到2027年,但去年開始就已不得民心,其提名的總理更是創下法國近代史上最短命、僅3個月就被迫下台的紀錄,沒有人能確定馬克宏是否真能撐到2027年。德國總理蕭茲則於去年底遭彈劾,因此本月不僅將提前迎來大選,甚至可能重新看到保守派上台。


歐洲政經不確定性高,歐元短期恐持續偏弱

然而,即使德國在本次大選後真能右轉,這樣的政治變革也得花上更長時間才能落地到實際政策上。即使是梅克爾時代,她所處的基民黨得票率也只有三成左右,因此未來不管是哪個黨成為第一大黨,都得透過協商、尋求其他政黨支持才能聯合執政。

我們可以想見,歐盟兩大領袖德、法兩國未來都將處在國會混亂的局面,歐盟區難以形成共識。問題是,川普不但可能會對歐盟區課徵關稅,同時還可能要求歐洲向美國進口更多能源,這些重大貿易決策又強又快,舉棋不定的歐洲在談判過程中可能產生更大損失。

從去年底開始,金融市場就認為歐洲「內憂不止、外患不斷」,政經局勢不確定性升高,促使歐元匯率走貶(見圖二)。歐洲遭遇的內外問題都屬於長期結構性困境,短期內難以解決。雖然市場上也有部分聲音認為,美國經濟雖強但不至於重新升息、未來仍可期待美元雙率下跌;然而,美元雙率如果真的弱到足以讓歐元反彈,表示美國已經無法再支撐起全球經濟,此時歐洲可能進入更深的衰退、歐元也會更弱。


圖二、政經不確定性與歐元走勢
資料來源:Bloomberg。

歸根結柢,所有的貨幣問題都是經濟問題。而歐洲經濟是否能由弱轉強,最主要還是必須觀察歐洲在這一波全球秩序的重新洗牌中,到底會做出怎樣的決策。本月底的德國大選或許正是那關鍵的鳴槍一響,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熱門活動

申購首選基金,享申購手續費優惠!
定期定額投資專案系列基金,持續投資滿三年,手續費0元
發揮你的ESG天賦人格,用投資參與永續,支持改變!

如您對我們的產品想進行瞭解或有投資意願者,請洽本行全台各分行之理財顧問 或洽本行服務專線:0800-818-001或立即線上留言

揭露事項與免責聲明

本報告為國泰世華銀行(下稱“本公司”)提供尊貴理財客戶之參考資料,並非針對特定客戶所作的投資建議,且在本報告撰寫過程中,並未考量讀者個別的財務狀況與需求,故本報告所提供的資訊無法適用於所有讀者。



本報告係根據本公司所取得的資訊加以彙集及研究分析,本公司並不保證各項資訊之完整性及正確性。本報告中所提出之意見係為本報告出版當時的意見,邇後相關資訊或意見若有變更,本公司將不會另行通知。本公司亦無義務持續更新本報告之內容或追蹤研究本報告所涵蓋之主題。本報告中提及的標的價格、價值及收益隨時可能因各種本公司無法控制之政治、經濟、市場等因素而產生變化。本報告中之各項預測,均係基於對目前所得資訊作合理假設下所完成,所以並不必然實現。本報告不得視為買賣有價證券或其他金融商品的要約或要約之引誘。

 

國泰金融集團(下稱“本集團”)所屬各公司可能個別基於特定目的且針對特定人士出具研究報告、提供口頭或書面的市場看法或投資建議(下稱“提供資訊”),鑑於提供資訊之單位、時間、對象及目的不同,本報告與本集團其他單位所提供資訊可能有不一致或相牴觸之情事;本集團所屬公司從事各項金融業務,包括但不限於銀行、保險、證券經紀、承銷、自有資金投資、資產管理、證券投資信託等。本集團各公司對於本報告所涵蓋之標的可能有投資或其他業務往來關係,各公司從事交易之方向亦可能與本報告不一致,讀者應審慎評估自身投資風險,自行決定投資方針,不應以前述不一致或相抵觸為由,主張本公司或本集團其他成員有侵害讀者權益之情事。

 

2012年7月27日金管證投字第1010033031號函

台北市松仁路7號B1

TEL:02-8722-6666

十打開全文